遊~遊~遊到屏東可可王國
當然要來杯可可冰淇淋
林后可可 攜手 #趴利趴利



Vicky Chen──和洪誼靜及王婕容。
10月14日 ·
#不同口味的冰淇淋盒蓋有著完全不一樣的繪圖勾勒出台灣的環境元素。
可可,是全世界食物里程最遠的作物之一,多種植於赤道附近高溫多雨的地區,如中南美洲、非洲等地,但巧克力的品牌卻幾乎集中在歐美地區。可是在屏東,方圓40公里內,就可以看見栽種可可果樹的農場、料理可可大餐的餐廳,以及使用在日常生活的可可產品等等,這種現象在全球可可產業說是奇蹟也不為過。
【走向精緻路線,不只吃得健康也要照顧台灣這片美好的生態】
林后可可洪誼靜捲起袖子種起可可,與瑞哥一同將原本是種檳榔的園子,整頓成一個布滿可可樹的果園,試圖打造從產地到商品最短的距離。洪誼靜說,屏東這裡的可可幾乎沒有病蟲害的影響,所以園子皆以自然農法栽培可可樹。不僅氣候適合栽種,園子裡殘存的檳榔樹更提供遮蔭,以及颳颱風時的保護效果。整顆可可果其實都是可以利用的寶物,可可果裡頭的籽變成豆仁可以做成巧克力;皮跟籽藉由敲打將香氣和風味萃取出來,就變成了可可茶;外殼則可以經由萃取其中的成分作為美妝,例如面膜,對美白和曬後的修復都有很好的成效。
《從土地長出來的東西最迷人》
種下的種子發芽了,
去年邀請許多台灣知名關心土地的品牌一起來到屏東可可產地,
今年陸陸續續開始聯名合作,
民以食為天!
飲食是文化過程中最重要的集體記憶,
台灣地理條件的特殊性,
在原味物產上展現無遺且獨特,
屏東 林后可可園與 1982 de glacée 法式冰淇淋 一樣,
一個以「巧克力」、一個以「冰淇淋」
作為載體,乘載讓世界看到台灣農業的影響力與農民的價值,裡裡外外皆表達了品牌除了營利以外,也同時兼具對台灣這塊土地、生態環境的關心與訴求,未來更希望透過這些方式,讓消費者在享受美味之餘,同時去發掘這些台灣食材背後的故事。來找我報名產地之旅吧!